正阳刻章|正阳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章
正阳刻章|正阳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章正阳
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如下:
起源:篆刻艺术起源于先秦时期。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在所说的甲骨文),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后来汉代也将印称为“章”,由此有了“印章”这一称谓。秦汉时期的印章多为金属铸成,印文以圆润秀丽的小篆和方峻挺健的隶书为主,整体呈现平正端庄、浑厚朴实、势韵自然、变化万千的特点。这一时期是篆刻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印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宋元时期:印章的使用方式开始多样化,印文在篆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调整,字形屈曲盘叠,并且开始使用楷书入印。至元朝,印文中出现了蒙文。在这一时期,文人开始主动追求以印面为载体的篆刻艺术,逐渐脱离了实用性的偏向。
元代:以王冕为代表,发现了花乳石等石料可作治印材料,为文人自篆自刻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以文彭为代表的篆刻家提出恢复汉印质朴的理念,进行篆刻创作,树立起以“雅正”为核心的印风,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篆刻艺术家,启导了流派的形成,此为篆刻艺术的兴起时期。随后,《集古印谱》《印薮》等印谱的问世,促使明代文人对篆刻艺术展开开拓研究。在1597年左右,篆刻艺术逐渐分化出“更新”和“复古”两种趋势。朱简编辑的《印品》(后改为《印经》),对当时篆刻艺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篆刻的标准与方法,提出不少创见。同一时期,中国的篆刻艺术经由浙江的两位和尚传往了日本。
明末清初:周亮工撰写的《印人传》记录了当时印坛的变化以及印人的情况,并发表了不少印学见解,成为研究印学的重要文献。
近现代:从齐白石开始,篆刻理念发生转变,发展为现代篆刻。民国二年(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民间印学团体。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项目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确认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总体而言,篆刻艺术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印章制作材料、使用方式以及文人参与等因素的变化,篆刻艺术不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流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故宫博物院在推广印章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
举办百人篆刻活动:在2019年5月18日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故宫博物院邀请海淀区西二旗小学的学生以“传统交融·旗刻未来”为主题进行百人篆刻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故宫藏印章文物为模板现场进行篆刻,并在故宫典藏的书画喷绘图上钤上自己的印章。通过该活动,学生们领略了篆刻文化,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
展示馆藏玺印:以制作时间先后公布了一些馆藏古玺印的图文数据,还曾举办“方寸铭情”等玺印篆刻相关展览,向公众呈现中国篆刻艺术之美,其中包括汉代肖形印、战国时期的官印、私印以及近现代篆刻家的印拓、印蜕等。
开发印章相关的文创产品:例如推出各种带有故宫元素的印章,以及与印章相关的笔记本、明信片等,这些产品上的印章图案精美、寓意丰富,深受游客喜爱。游客可以通过购买这些文创产品,更深入地了解和接触印章文化。
与教育结合:部分学校将印章文化、篆刻技艺作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研发相关校本教材,开展篆刻课程并组建篆刻社团。同时依托馆校合作项目,与故宫博物院等合作开发第二课堂,将知识传授与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和素养。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印章文化这一传统技艺,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印章文化的魅力。
邓散木治印“”:这枚印章由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繁体“”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反向倒旋,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回归故里,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
陈巨来治印“湘潭”: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此印以白文布局,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傅抱石治印“印”:1959年,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为朱文“毛氏藏书”印。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盖印多,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故而选定铁线篆。对其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治印“”“润之”:1949年,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印各一方。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谢梅奴治印“印”“润之”:谢梅奴有“篆刻王”之称,他刻的白文“印”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朱文“润之”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钱君匋治印“印”“毛氏藏书”:上海解放不久,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后来,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请他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印章作品。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以欣赏更多优秀的印章艺术。
刀法在篆刻艺术中对表现力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独特的艺术氛围
不同的刀法能够创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例如,犀利明快的刀法会营造出一种简洁、干练的氛围,给人以直接而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沉稳凝重的刀法则能塑造出庄重、肃穆的感觉,使作品充满历史的厚重感。
凸显印文的精神内涵
刀法的运用可以强化印文所表达的精神特质。如果印文想要传达出果敢、坚毅的情感,刚劲有力的刀法就能更好地凸显这种特质;若印文意在表现含蓄、婉约之美,细腻柔和的刀法则能将这种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塑造作品的风格特征
是形成篆刻作品风格的关键要素之一。奔放豪迈的刀法可能造就豪放派的风格,作品充满张力与激情;而细腻精巧的刀法则可能促成婉约派的风格,作品尽显精致与典雅。
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刀法的深浅、宽窄变化,可以在平面的印面上塑造出立体的效果。比如,在阴刻中,较深且宽窄不一的刀法可以让印文有凹陷的层次感;在阳刻中,通过刀法的轻重变化能使凸起的部分更具立体感。
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刀法犹如作者的笔触,直接反映其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在心情激昂时,可能运用急促有力的刀法;而在心境平和时,刀法或许会更加沉稳舒缓。
赋予作品生命力和动感
灵活多变的刀法可以让印文线条仿佛具有生命,展现出流动、跳跃的态势。比如,富有节奏感的刀法能让印文看起来像是在舞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
精湛独特的刀法能够使作品在艺术上达到更高的境界,提升其在审美上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从而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例如,丁敬的篆刻刀法苍劲质朴,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古拙之美;而邓石如的刀法流畅婉转,其作品则展现出一种灵动飘逸的韵味。总之,刀法是篆刻艺术表现力的核心要素,决定了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刻章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埃及,人们就开始使用刻有各种象形文字的印章,用以标记所有权、身份以及事务的有效性。
而中国的篆刻艺术,迄今也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兴起于先秦。殷商时代,人们已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的规制。
秦代时,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篆刻发展到唐、宋、元时期,处于衰微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基本分家,使得篆刻艺术走起了下坡路。不过,元末时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作治印材料,石料成为理想的制印材料。
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复兴时期,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其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作用。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他发现“灯光石”冻石可作治印材料并加以倡导,此后石材被广泛应用。此后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众多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直至近现代的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
在古代,印章具有实用功能,是权力和凭证的信物,也能反映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而随着时间推移,篆刻逐渐成为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它将书法的笔意、绘画的构图和刀法的雕刻神韵完美结合,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正阳刻章|正阳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章
王燕云的“禅”系列篆刻作品:王燕云号京西翁,自幼喜爱绘画与雕刻,后专攻篆刻。他的篆刻强调疏密,空间分割大起大落,单刀切石,大刀阔斧,横冲斜插,猛利狂悍,痛快淋漓,有一种写意篆刻的独特风格。其“禅”系列作品充满诗意和美感,例如“近禅”“隐禅”“禅定”“禅房夜香”“得自在禅”“方寸禅”“饮禅”等,将“禅”这一题材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禅的魅力和力量。
钱瘦铁的《诗词十首》印章:钱瘦铁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大家,其篆刻曾得吴昌硕亲授,苍劲拙朴,险峻奇谲,与苦铁(吴昌硕)、冰铁(王大炘)同誉为“江南三铁”。他的“为有牺牲多壮志”,笔画瘦劲,是其拙朴敦厚的草篆的再现,用刀干净利落,印中部分文字的斜置线条欹正相生,奇宕灵动;“乱云飞渡仍从容”以《天发神谶碑》入印,起笔和垂笔方折犀利,充满力度,节奏感强烈,可当成一块残碑欣赏;“高天滚滚寒流急”的篆书印毫飞墨喷,气冲霄汉,印文大小错落、随意安排,其中“高、天、寒”等对称字的左右垂笔长短、正斜等对比极尽变化;“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今体字印,将隶书的苍茫朴厚之气融入其中,再现碑刻的古趣;“长岛人歌动地诗”文字介于粗白文与细白文之间,通过对竖画的正侧、粗细、阴阳、向背、垂笔的尖圆等变化手法,避免了竖画过多导致的板滞、僵直;“壮志不随华发改”笔画粗细浑厚,通过有效的并笔手法,使朱白相映成趣。
高式熊的篆刻作品:高式熊生于1921年,浙江鄞县人,生前为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中国书协会员等。他幼承家学,20岁求教于师王福庵、赵叔孺等名家,其作品为多家海内外博物馆收藏,著有《茶经印谱》《西泠印社同人印传》《高式熊印稿》《太仓胜迹印谱》及《高式熊篆刻集》等。他的篆刻一刀一刻,出规入矩。
这些篆刻家的作品在刀法运用上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供欣赏和学习。如果你对某位篆刻家的作品特别感兴趣,可以通过相关的书籍、展览或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他们的更多作品。同时,不同的人对刀法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会有所差异,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发现更多优秀的篆刻作品。
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如下:
起源:篆刻艺术起源于先秦时期。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在所说的甲骨文),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后来汉代也将印称为“章”,由此有了“印章”这一称谓。秦汉时期的印章多为金属铸成,印文以圆润秀丽的小篆和方峻挺健的隶书为主,整体呈现平正端庄、浑厚朴实、势韵自然、变化万千的特点。这一时期是篆刻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印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宋元时期:印章的使用方式开始多样化,印文在篆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调整,字形屈曲盘叠,并且开始使用楷书入印。至元朝,印文中出现了蒙文。在这一时期,文人开始主动追求以印面为载体的篆刻艺术,逐渐脱离了实用性的偏向。
元代:以王冕为代表,发现了花乳石等石料可作治印材料,为文人自篆自刻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以文彭为代表的篆刻家提出恢复汉印质朴的理念,进行篆刻创作,树立起以“雅正”为核心的印风,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篆刻艺术家,启导了流派的形成,此为篆刻艺术的兴起时期。随后,《集古印谱》《印薮》等印谱的问世,促使明代文人对篆刻艺术展开开拓研究。在1597年左右,篆刻艺术逐渐分化出“更新”和“复古”两种趋势。朱简编辑的《印品》(后改为《印经》),对当时篆刻艺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篆刻的标准与方法,提出不少创见。同一时期,中国的篆刻艺术经由浙江的两位和尚传往了日本。
明末清初:周亮工撰写的《印人传》记录了当时印坛的变化以及印人的情况,并发表了不少印学见解,成为研究印学的重要文献。
近现代:从齐白石开始,篆刻理念发生转变,发展为现代篆刻。民国二年(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民间印学团体。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项目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确认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总体而言,篆刻艺术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印章制作材料、使用方式以及文人参与等因素的变化,篆刻艺术不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流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故宫博物院在推广印章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
举办百人篆刻活动:在2019年5月18日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故宫博物院邀请海淀区西二旗小学的学生以“传统交融·旗刻未来”为主题进行百人篆刻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故宫藏印章文物为模板现场进行篆刻,并在故宫典藏的书画喷绘图上钤上自己的印章。通过该活动,学生们领略了篆刻文化,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
展示馆藏玺印:以制作时间先后公布了一些馆藏古玺印的图文数据,还曾举办“方寸铭情”等玺印篆刻相关展览,向公众呈现中国篆刻艺术之美,其中包括汉代肖形印、战国时期的官印、私印以及近现代篆刻家的印拓、印蜕等。
开发印章相关的文创产品:例如推出各种带有故宫元素的印章,以及与印章相关的笔记本、明信片等,这些产品上的印章图案精美、寓意丰富,深受游客喜爱。游客可以通过购买这些文创产品,更深入地了解和接触印章文化。
与教育结合:部分学校将印章文化、篆刻技艺作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研发相关校本教材,开展篆刻课程并组建篆刻社团。同时依托馆校合作项目,与故宫博物院等合作开发第二课堂,将知识传授与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和素养。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印章文化这一传统技艺,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印章文化的魅力。
邓散木治印“”:这枚印章由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繁体“”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反向倒旋,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回归故里,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
陈巨来治印“湘潭”: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此印以白文布局,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傅抱石治印“印”:1959年,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为朱文“毛氏藏书”印。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盖印多,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故而选定铁线篆。对其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治印“”“润之”:1949年,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印各一方。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谢梅奴治印“印”“润之”:谢梅奴有“篆刻王”之称,他刻的白文“印”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朱文“润之”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钱君匋治印“印”“毛氏藏书”:上海解放不久,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后来,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请他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印章作品。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以欣赏更多优秀的印章艺术。
刀法在篆刻艺术中对表现力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独特的艺术氛围
不同的刀法能够创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例如,犀利明快的刀法会营造出一种简洁、干练的氛围,给人以直接而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沉稳凝重的刀法则能塑造出庄重、肃穆的感觉,使作品充满历史的厚重感。
凸显印文的精神内涵
刀法的运用可以强化印文所表达的精神特质。如果印文想要传达出果敢、坚毅的情感,刚劲有力的刀法就能更好地凸显这种特质;若印文意在表现含蓄、婉约之美,细腻柔和的刀法则能将这种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塑造作品的风格特征
是形成篆刻作品风格的关键要素之一。奔放豪迈的刀法可能造就豪放派的风格,作品充满张力与激情;而细腻精巧的刀法则可能促成婉约派的风格,作品尽显精致与典雅。
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刀法的深浅、宽窄变化,可以在平面的印面上塑造出立体的效果。比如,在阴刻中,较深且宽窄不一的刀法可以让印文有凹陷的层次感;在阳刻中,通过刀法的轻重变化能使凸起的部分更具立体感。
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刀法犹如作者的笔触,直接反映其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在心情激昂时,可能运用急促有力的刀法;而在心境平和时,刀法或许会更加沉稳舒缓。
赋予作品生命力和动感
灵活多变的刀法可以让印文线条仿佛具有生命,展现出流动、跳跃的态势。比如,富有节奏感的刀法能让印文看起来像是在舞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
精湛独特的刀法能够使作品在艺术上达到更高的境界,提升其在审美上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从而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例如,丁敬的篆刻刀法苍劲质朴,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古拙之美;而邓石如的刀法流畅婉转,其作品则展现出一种灵动飘逸的韵味。总之,刀法是篆刻艺术表现力的核心要素,决定了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刻章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埃及,人们就开始使用刻有各种象形文字的印章,用以标记所有权、身份以及事务的有效性。
而中国的篆刻艺术,迄今也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兴起于先秦。殷商时代,人们已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的规制。
秦代时,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篆刻发展到唐、宋、元时期,处于衰微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基本分家,使得篆刻艺术走起了下坡路。不过,元末时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作治印材料,石料成为理想的制印材料。
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复兴时期,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其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作用。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他发现“灯光石”冻石可作治印材料并加以倡导,此后石材被广泛应用。此后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众多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直至近现代的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
在古代,印章具有实用功能,是权力和凭证的信物,也能反映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而随着时间推移,篆刻逐渐成为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它将书法的笔意、绘画的构图和刀法的雕刻神韵完美结合,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正阳刻章|正阳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章
王燕云的“禅”系列篆刻作品:王燕云号京西翁,自幼喜爱绘画与雕刻,后专攻篆刻。他的篆刻强调疏密,空间分割大起大落,单刀切石,大刀阔斧,横冲斜插,猛利狂悍,痛快淋漓,有一种写意篆刻的独特风格。其“禅”系列作品充满诗意和美感,例如“近禅”“隐禅”“禅定”“禅房夜香”“得自在禅”“方寸禅”“饮禅”等,将“禅”这一题材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禅的魅力和力量。
钱瘦铁的《诗词十首》印章:钱瘦铁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大家,其篆刻曾得吴昌硕亲授,苍劲拙朴,险峻奇谲,与苦铁(吴昌硕)、冰铁(王大炘)同誉为“江南三铁”。他的“为有牺牲多壮志”,笔画瘦劲,是其拙朴敦厚的草篆的再现,用刀干净利落,印中部分文字的斜置线条欹正相生,奇宕灵动;“乱云飞渡仍从容”以《天发神谶碑》入印,起笔和垂笔方折犀利,充满力度,节奏感强烈,可当成一块残碑欣赏;“高天滚滚寒流急”的篆书印毫飞墨喷,气冲霄汉,印文大小错落、随意安排,其中“高、天、寒”等对称字的左右垂笔长短、正斜等对比极尽变化;“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今体字印,将隶书的苍茫朴厚之气融入其中,再现碑刻的古趣;“长岛人歌动地诗”文字介于粗白文与细白文之间,通过对竖画的正侧、粗细、阴阳、向背、垂笔的尖圆等变化手法,避免了竖画过多导致的板滞、僵直;“壮志不随华发改”笔画粗细浑厚,通过有效的并笔手法,使朱白相映成趣。
高式熊的篆刻作品:高式熊生于1921年,浙江鄞县人,生前为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中国书协会员等。他幼承家学,20岁求教于师王福庵、赵叔孺等名家,其作品为多家海内外博物馆收藏,著有《茶经印谱》《西泠印社同人印传》《高式熊印稿》《太仓胜迹印谱》及《高式熊篆刻集》等。他的篆刻一刀一刻,出规入矩。
这些篆刻家的作品在刀法运用上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供欣赏和学习。如果你对某位篆刻家的作品特别感兴趣,可以通过相关的书籍、展览或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他们的更多作品。同时,不同的人对刀法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会有所差异,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发现更多优秀的篆刻作品。
展开全文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