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刻章|渝水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
渝水刻章|渝水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渝水
邓散木治印“”:这枚印章由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繁体“”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反向倒旋,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回归故里,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
陈巨来治印“湘潭”: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此印以白文布局,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傅抱石治印“印”:1959年,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为朱文“毛氏藏书”印。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盖印多,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故而选定铁线篆。对其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治印“”“润之”:1949年,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印各一方。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谢梅奴治印“印”“润之”:谢梅奴有“篆刻王”之称,他刻的白文“印”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朱文“润之”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钱君匋治印“印”“毛氏藏书”:上海解放不久,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后来,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请他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印章作品。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以欣赏更多优秀的印章艺术。
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推广刻章艺术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式:
1. 开设专门课程
编写系统的刻章艺术教材,涵盖刻章的历史、技法、艺术特点等方面。
邀请专业的刻章艺术家担任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和示范。
2. 举办主题讲座和工作坊
定期邀请知名刻章艺术家或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组织短期的刻章工作坊,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刻章的乐趣。
3. 组织社团活动
成立刻章艺术社团,为对刻章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社团可以定期举办内部的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
4. 举办展览和比赛
在学校内举办刻章艺术展览,展示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
举办校内刻章艺术比赛,设置奖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5. 与其他学科融合
将刻章艺术与美术、书法等课程相结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
例如在历史课中介绍刻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演变。
6. 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刻章艺术工作室或博物馆,亲身感受刻章艺术的魅力。
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现场展示刻章技艺,传播刻章文化。
7. 利用多媒体资源
制作刻章艺术的教学视频,发布在学校的网站或在线教育平台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展示学生的刻章作品,扩大影响力。
8. 开展亲子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刻章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让家长也了解刻章艺术。
9. 建立奖励机制
对于在刻章艺术学习和创作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学金、荣誉证书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10. 与其他学校交流合作
组织校际刻章艺术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学生作品。
共同举办刻章艺术的联合展览和比赛,促进区域内刻章艺术的发展。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有效地推广刻章艺术,培养学生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刻章艺术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刻章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教授学生刻章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刻章的基本技法,如阴刻、阳刻等。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提高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刻章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
阴刻和阳刻的基本技法。
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简单的刻章作品。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刻刀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理想的刻制效果。
帮助学生在刻制过程中处理细节,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刻章艺术的历史、工具材料、技法等基础知识。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刻章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刻制印章,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设计和创作思路,相互交流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刻刀、印石、印泥、砂纸、铅笔、橡皮等。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教学课件:包含刻章艺术的历史、技法、作品欣赏等内容的 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精美的刻章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刻章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刻章的艺术特点。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介绍刻章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 PPT 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刻章作品。
讲解刻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刻刀的种类、印石的选择等,并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详细讲解刻章的基本技法,包括阴刻、阳刻的特点和操作方法,结合图片和简单的示例进行说明。
(三)教师示范(10 分钟)
教师在展示台上现场示范刻制一枚简单的印章,边刻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强调刻刀的握法、用力的技巧以及如何避免错误。
(四)学生实践(45 分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文字,用铅笔在印石上进行初步设计。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设计和刻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刻刀。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印章蘸上印泥,印在纸上进行展示。
组织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刻章的历史、工具材料、技法和学生的实践情况。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刻章,提高自己的技艺。
六、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枚更复杂的印章。
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和展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刻章艺术。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刻章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刻刀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适中的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神秘的印章》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古董店老板老王在整理店里的藏品时,发现了一枚神秘的印章。这枚印章材质奇特,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老王对这枚印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翻阅各种古籍和资料,试图揭开印章的秘密。然而,经过多番努力,仍然一无所获。
就在老王感到沮丧的时候,一个神秘的陌生人来到了店里。陌生人看到这枚印章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告诉老王,这枚印章有着非凡的来历,它与一个古老的宝藏有关。
老王半信半疑,但陌生人的话语却让他心动不已。陌生人提出与老王合作,一起寻找宝藏。在利益的诱惑下,老王决定跟随陌生人踏上寻宝之旅。
他们沿着线索,走过了许多山川河流,历经了种种艰难险阻。在这个过程中,老王逐渐发现陌生人的真实目的并非寻找宝藏那么简单。
原来,陌生人是一个不法分子,他想利用这枚印章找到宝藏,然后将其占为己有。老王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他决定摆脱陌生人,保护印章。
最终,老王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摆脱了陌生人,并将印章交给了相关的文物部门。经过专家的研究,印章的秘密终于被揭开,它见证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邓散木治印“”:这枚印章由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繁体“”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反向倒旋,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回归故里,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
陈巨来治印“湘潭”: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此印以白文布局,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傅抱石治印“印”:1959年,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为朱文“毛氏藏书”印。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盖印多,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故而选定铁线篆。对其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治印“”“润之”:1949年,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印各一方。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谢梅奴治印“印”“润之”:谢梅奴有“篆刻王”之称,他刻的白文“印”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朱文“润之”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钱君匋治印“印”“毛氏藏书”:上海解放不久,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后来,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请他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印章作品。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以欣赏更多优秀的印章艺术。渝水刻章|渝水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
以下是一些刻章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案例:
故宫文创: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众多与印章相关的文创产品。例如,带有印章元素的复制棒球帽,将印章、图腾、吉祥图案等流行元素融入其中,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风;还有《故宫旅游》中的千里江山图,里面包含了40个印章,兼具艺术价值与纪念意义。此外,故宫还曾推出过神龙送福铜印章印泥套装等产品,作为龙年纪念摆件或国风生日礼物。这些文创产品将印章艺术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杭州亚运会:在杭州亚运村设置了智能篆刻印章机器,运动员可以在5至8分钟内定制个性化的艺术印章。智能篆刻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降低了篆刻的门槛,让每个人都能设计和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创意印章。据统计,智能篆刻共为各国运动员和外宾提供了3000余次服务,有200多位冠军亲自设计了专属“亚运冠军印”,通过这枚小小的印章向世界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智能篆刻系统:由浙江大学研发的智能篆刻系统实现了古文字生成“零门槛”和“所见即所得”的一站式古文字艺术体验。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输入文字或上传图片就能快速生成印稿,并发送到智能篆刻机上制作专属印章。该系统服务于字体定制、素质教育、虚拟展厅、主题公园、文化园区、注重文化体验的博物馆及文旅场所等多个领域。例如,浙江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购买了全套的软件服务和硬件设备,将智能篆刻应用于相关产品中。
孔府印阁:作为曲阜规模较大的文创企业,孔府印阁将传统的印章篆刻与互联网相结合,把方寸印章做成了大产业。它集原石加工、工艺雕刻、印章篆刻、网络销售、文化体验、大众创业为一体,仅网上销售一天就可达到一万单以上,年销售额过亿,成为曲阜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这些案例展示了刻章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应用,通过与不同的产品、技术或场景相结合,既传承和弘扬了传统的刻章艺术,又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文化内涵产品的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经济价值。
邓散木治印“”:这枚印章由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繁体“”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反向倒旋,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回归故里,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
陈巨来治印“湘潭”: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此印以白文布局,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傅抱石治印“印”:1959年,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为朱文“毛氏藏书”印。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盖印多,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故而选定铁线篆。对其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治印“”“润之”:1949年,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印各一方。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谢梅奴治印“印”“润之”:谢梅奴有“篆刻王”之称,他刻的白文“印”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朱文“润之”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钱君匋治印“印”“毛氏藏书”:上海解放不久,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后来,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请他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印章作品。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以欣赏更多优秀的印章艺术。
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推广刻章艺术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式:
1. 开设专门课程
编写系统的刻章艺术教材,涵盖刻章的历史、技法、艺术特点等方面。
邀请专业的刻章艺术家担任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和示范。
2. 举办主题讲座和工作坊
定期邀请知名刻章艺术家或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组织短期的刻章工作坊,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刻章的乐趣。
3. 组织社团活动
成立刻章艺术社团,为对刻章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社团可以定期举办内部的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
4. 举办展览和比赛
在学校内举办刻章艺术展览,展示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
举办校内刻章艺术比赛,设置奖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5. 与其他学科融合
将刻章艺术与美术、书法等课程相结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
例如在历史课中介绍刻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演变。
6. 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刻章艺术工作室或博物馆,亲身感受刻章艺术的魅力。
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现场展示刻章技艺,传播刻章文化。
7. 利用多媒体资源
制作刻章艺术的教学视频,发布在学校的网站或在线教育平台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展示学生的刻章作品,扩大影响力。
8. 开展亲子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刻章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让家长也了解刻章艺术。
9. 建立奖励机制
对于在刻章艺术学习和创作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学金、荣誉证书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10. 与其他学校交流合作
组织校际刻章艺术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学生作品。
共同举办刻章艺术的联合展览和比赛,促进区域内刻章艺术的发展。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有效地推广刻章艺术,培养学生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刻章艺术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刻章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教授学生刻章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刻章的基本技法,如阴刻、阳刻等。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提高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刻章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
阴刻和阳刻的基本技法。
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简单的刻章作品。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刻刀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理想的刻制效果。
帮助学生在刻制过程中处理细节,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刻章艺术的历史、工具材料、技法等基础知识。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刻章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刻制印章,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设计和创作思路,相互交流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刻刀、印石、印泥、砂纸、铅笔、橡皮等。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教学课件:包含刻章艺术的历史、技法、作品欣赏等内容的 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精美的刻章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刻章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刻章的艺术特点。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介绍刻章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 PPT 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刻章作品。
讲解刻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刻刀的种类、印石的选择等,并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详细讲解刻章的基本技法,包括阴刻、阳刻的特点和操作方法,结合图片和简单的示例进行说明。
(三)教师示范(10 分钟)
教师在展示台上现场示范刻制一枚简单的印章,边刻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强调刻刀的握法、用力的技巧以及如何避免错误。
(四)学生实践(45 分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文字,用铅笔在印石上进行初步设计。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设计和刻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刻刀。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印章蘸上印泥,印在纸上进行展示。
组织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刻章的历史、工具材料、技法和学生的实践情况。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刻章,提高自己的技艺。
六、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枚更复杂的印章。
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和展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刻章艺术。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刻章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刻刀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适中的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神秘的印章》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古董店老板老王在整理店里的藏品时,发现了一枚神秘的印章。这枚印章材质奇特,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老王对这枚印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翻阅各种古籍和资料,试图揭开印章的秘密。然而,经过多番努力,仍然一无所获。
就在老王感到沮丧的时候,一个神秘的陌生人来到了店里。陌生人看到这枚印章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告诉老王,这枚印章有着非凡的来历,它与一个古老的宝藏有关。
老王半信半疑,但陌生人的话语却让他心动不已。陌生人提出与老王合作,一起寻找宝藏。在利益的诱惑下,老王决定跟随陌生人踏上寻宝之旅。
他们沿着线索,走过了许多山川河流,历经了种种艰难险阻。在这个过程中,老王逐渐发现陌生人的真实目的并非寻找宝藏那么简单。
原来,陌生人是一个不法分子,他想利用这枚印章找到宝藏,然后将其占为己有。老王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他决定摆脱陌生人,保护印章。
最终,老王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摆脱了陌生人,并将印章交给了相关的文物部门。经过专家的研究,印章的秘密终于被揭开,它见证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邓散木治印“”:这枚印章由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繁体“”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反向倒旋,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回归故里,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
陈巨来治印“湘潭”: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此印以白文布局,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傅抱石治印“印”:1959年,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为朱文“毛氏藏书”印。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盖印多,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故而选定铁线篆。对其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治印“”“润之”:1949年,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印各一方。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谢梅奴治印“印”“润之”:谢梅奴有“篆刻王”之称,他刻的白文“印”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朱文“润之”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钱君匋治印“印”“毛氏藏书”:上海解放不久,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后来,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请他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印章作品。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以欣赏更多优秀的印章艺术。渝水刻章|渝水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大铭
以下是一些刻章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案例:
故宫文创: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众多与印章相关的文创产品。例如,带有印章元素的复制棒球帽,将印章、图腾、吉祥图案等流行元素融入其中,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风;还有《故宫旅游》中的千里江山图,里面包含了40个印章,兼具艺术价值与纪念意义。此外,故宫还曾推出过神龙送福铜印章印泥套装等产品,作为龙年纪念摆件或国风生日礼物。这些文创产品将印章艺术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杭州亚运会:在杭州亚运村设置了智能篆刻印章机器,运动员可以在5至8分钟内定制个性化的艺术印章。智能篆刻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降低了篆刻的门槛,让每个人都能设计和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创意印章。据统计,智能篆刻共为各国运动员和外宾提供了3000余次服务,有200多位冠军亲自设计了专属“亚运冠军印”,通过这枚小小的印章向世界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智能篆刻系统:由浙江大学研发的智能篆刻系统实现了古文字生成“零门槛”和“所见即所得”的一站式古文字艺术体验。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输入文字或上传图片就能快速生成印稿,并发送到智能篆刻机上制作专属印章。该系统服务于字体定制、素质教育、虚拟展厅、主题公园、文化园区、注重文化体验的博物馆及文旅场所等多个领域。例如,浙江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购买了全套的软件服务和硬件设备,将智能篆刻应用于相关产品中。
孔府印阁:作为曲阜规模较大的文创企业,孔府印阁将传统的印章篆刻与互联网相结合,把方寸印章做成了大产业。它集原石加工、工艺雕刻、印章篆刻、网络销售、文化体验、大众创业为一体,仅网上销售一天就可达到一万单以上,年销售额过亿,成为曲阜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这些案例展示了刻章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应用,通过与不同的产品、技术或场景相结合,既传承和弘扬了传统的刻章艺术,又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文化内涵产品的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经济价值。
展开全文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