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刻章|玛纳斯合同章、公章、财务章
玛纳斯刻章|玛纳斯合同章、公章、财务章玛纳斯
篆刻,这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在数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既彰于庙堂,亦显于民间,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和制章人在印章上谱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
苏东河是北京市一位篆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幼便在陈左黄、蒋维崧、韩天衡等书法和篆刻名家指导下学习篆刻,作品以工稳印中的细朱文、九叠篆印等古玺印为主。经过多年研习,他致力于创新和传播篆刻文化,将篆刻与时代相结合,努力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篆刻作品。
篆刻一块印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有了构思还不能马上动手,要先在脑海中构图。边框需用尺子画直线,而苏东河已经把自己的手训练成了一把活尺子。章面画完之后开始进行雕刻,篆刻的工具一般有十几种之多,用于不同的工序使用。一般印章石的硬度是摩氏2 - 4度,而刻刀为7度左右,能够轻易对石材进行雕刻。
印章的篆法、章法,最后均要通过刀法来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成功作品的。好的刀法讲究下刀稳准,出刀明确,既要求篆法与章法统一,又要在细节处寻求微妙变化。
除了刀法,还要心手一致,一边落刀一边感受石头的质感和印文逐渐浮现过程的变化。刀感、手感与心意相通,才能让这方寸天地赋有独特艺术生命。布局疏密犹如天成,初次篆刻好后要将印章盖印出来,这一步叫作“钤印”。
钤印的作用,是检查印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发现瑕疵,需要修改补刀,在保留刀法的情况下,将印章不符合初衷的笔画进行修改,最终印出最完美的印章效果。但一枚印章并没有就此完成,还要为其镌刻边款,边款内容一般有章名、时间和署名,印文与边款相互映衬,对印章而言是一种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双重升华。
《宁夏故事|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任振斌匠心篆刻先烈诗章》(宁夏日报2024年报道)
(部分内容)宁夏贺兰石印章篆刻技艺传承人任振斌,默默坚守5年,用一双巧手精雕细刻,制作完成90幅以先烈诗词为主题的篆刻作品,再现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生动历史、一个个鲜活真实的高尚灵魂。任振斌将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热爱,也向人们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广州工人运动优秀领袖之一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一首不朽诗篇。这幅作品上方的绝笔诗用篆刻艺术形式展现,作品下方周文雍与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形象,选用木版画艺术形式雕刻拓印。大部分作品都有先烈肖像印,用崇敬的心刻出革命先烈的精气神。”展出现场,任振斌向观展者逐一讲解篆刻艺术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诗词内容、篆刻基本技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精神,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展出的这些作品按时间顺序篆刻而成,文字采用了甲骨文、大篆、小篆,学习古代玺印、秦汉印章、历代篆刻艺术的创作风格,还借鉴碑刻、瓦当文、古砖文、铜镜铭文的艺术形式,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45年。每当一枚印章篆刻完成,我的心情都无比激动,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有时刚离开工作室,又忍不住跑回去再研读、修改或重新设计,直到满意为止。”对任振斌来说,展出的每幅作品都有感人故事,难以忘怀。
篆刻刀法的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冲刀法
持刀角度:刀刃与印面的夹角较小,一般在 30 度左右。
动作特点:以腕力带动刻刀,自外向内直冲而进,一气呵成。
效果特点:线条爽利流畅,富有速度感。
切刀法
持刀角度:刀刃与印面的夹角较大,约 60 度。
动作特点:刀角入石,一节一节地切刻前进,如同“蚕食”。
效果特点:线条苍茫古朴,有凝重之感。
冲切结合法
综合运用:根据印文的需要,灵活地将冲刀和切刀结合使用。
例如:在长线条部分使用冲刀以保证线条的流畅,在转折或需要表现厚重的地方使用切刀。
向线刀法
刻法:刀刃紧挨着线条的一侧刻入,使线条一侧光滑,一侧有崩裂的效果。
适用:常用于朱文线条的刻制。
复刀法
操作:在刻完一刀后,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重复刻制,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注意:要注意避免线条的臃肿和杂乱。
涩刀法
特点:刻刀在推进时,有意增加阻力,使线条显得毛糙和古拙。
舞刀法
方式:如同舞蹈动作般,自由灵活地运刀,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
效果:能产生富有变化和灵动的线条。
在实际的篆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练习和体会,根据不同的石材、印文内容和个人的艺术追求,选择合适的刀法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篆刻作品。
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玺印,具有战国文字圆转、自然、结构多变、生动活泼的特点。古玺印文字多采用战国古文,属大篆系统,其结构与青铜器铭文基本相同,由于各国文字互不统一,表现在印章上更为自由,结体与字形变化多端。有的严谨,有的松散,有的古朴苍茫,有的奇逸多姿,有的动静结合,有的变化万千。古玺外形与结体变化多姿、形态丰富、古朴自然,其文字结构常见简化或繁化的处理方式,以适应方寸之间布局的需要,用伸缩挪移、穿插错位、借笔、连笔等手法去造型,以达到符合审美的要求。如古玺的结体往往任其自然大小,欹正与方圆都较为随意,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均能随势而安,自然天成。此外,朱文多为铸造,线条凝练、遒劲,变化极尽丰富;白文则有铸制和凿刻两种,铸者线条匀整,凿者字势开张,体格纵逸。
秦代:秦印一般有“田”“日”“口”三种界格,官印多数为“田、日”界格形式,平正规整的多为高官权显,刻划随意的则多为中小官吏,“日、口”多为私印及吉语箴言印等。秦印以凿刻白文为主,入印文字多以秦小篆为基础,风格与秦权量诏版相类似,以横平竖直、方中寓圆为主,点画生动自然,姿态顾盼相应。
汉代:汉印大多是铜质的,也有金印,其刻法浑厚方正,后人多效仿。汉印的文字笔画方折平直,章法上相对较为平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印章风格以承袭汉制为主,与东汉末期的风格十分接近,但端庄厚重方面稍逊于汉印。三国时期官印传世的以武职官印为多,形式上因制度不同而有差异。西晋官印趋于整饬,笔画方整。东晋以后,汉印风格发生较大变异,文字笔画变得细瘦,结构趋于草率,布局漫不经心,不复两汉官印的庄重和严整,但也有活泼多变、笔画劲挺的佳作。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多为凿制而成,艺术性方面不太讲究,十六国的印章基本承续魏晋印章的传统,但因篆书实用功能衰退,印章文字形体草率,笔画粗细不甚讲究,凿制时转折生硬,有一种不假修饰且略显荒疏的气象。凿印刀法不加修饰,率直随意,结构多有欹侧,冲击了汉印程式,导致其解体,产生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隋唐时期:官印仍以汉缪篆入印,字法上采用难度更大、处理更困难的小篆,重视每个字的变化,为布满印面有意放宽或压扁字形,甚至改变笔画走势,线条以分布均匀为基本格调,有屈伸、俯仰、疏密的变化。唐代出现蟠条印,其焊接方法导致印面上的文字多不合“六书”原则。
宋元时期:宋印的质料以铜、玉居多,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宋徽宗赵佶的书画印章多用蜜印。元代印章的刻法、篆文有变化,质料除铜、玉外,又增添玛瑙、象牙、水晶、木、角等。石料印章开始被使用,形状丰富,章法多变,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新面貌,石章因此盛行。元代印色以油印为主,兼有水印,油印因有油质,字口较蜜印、水印清楚,此后成为主要印料。元代出现的圆、细、挺秀有力的小篆朱文印。
明清时期:篆刻艺术在明代进入复兴时期,出现许多印学流派,在章法、刻法、刀法上呈现出各种流派和风格。以地区分,有以丁敬为首的浙派、邓石如为首的皖派等。浙派以汉印带有隶意,形成拙朴雄健的风格。清代印学大家还有胡镬、吴昌硕、赵之谦、黄士陵等,多种风格争奇斗艳。印材仍以各种石料为主,多采用寿山石、青田石,田黄印石最为名贵。印色主要是油质,水印已消失。明清以来的印文特征比较复杂,文人篆刻运动产生了许多流派,他们对印文的处理有一套复古与创新的艺术手段。刀法上,各流派的篆刻家都有其各自的鲜明特征,强调“稳、准、狠”,尽量不修改和少修改。
刻章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埃及,人们就开始使用刻有各种象形文字的印章,用以标记所有权、身份以及事务的有效性。
而中国的篆刻艺术,迄今也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兴起于先秦。殷商时代,人们已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的规制。
秦代时,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篆刻发展到唐、宋、元时期,处于衰微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基本分家,使得篆刻艺术走起了下坡路。不过,元末时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作治印材料,石料成为理想的制印材料。
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复兴时期,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其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作用。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他发现“灯光石”冻石可作治印材料并加以倡导,此后石材被广泛应用。此后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众多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直至近现代的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
在古代,印章具有实用功能,是权力和凭证的信物,也能反映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而随着时间推移,篆刻逐渐成为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它将书法的笔意、绘画的构图和刀法的雕刻神韵完美结合,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
欣赏篆刻艺术的刀法之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观察线条质感
注意线条是光滑流畅还是带有涩感和斑驳。光滑流畅的线条可能展现出一种精致和娴熟,而带有涩感和斑驳的线条则可能传达出古朴和苍劲。
线条的粗细变化也能体现刀法的功力,比如由粗到细的过渡是否自然,粗细对比是否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
感受力度与节奏
体会刻刀在石材上刻制时所施加的力度。有力的刀法可能使线条刚健挺拔,而轻柔的刀法则可能营造出柔和细腻的效果。
观察线条的排列是否有节奏感,如同音乐中的音符,疏密相间,形成独特的韵律。
分辨刀法种类
了解不同的刀法,如冲刀、切刀等。冲刀产生的线条通常较为爽利,速度感较强;切刀则显得沉稳、凝重。
注意作者在同一作品中对不同刀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否巧妙自然。
审视刀痕的韵味
刀痕的深浅、宽窄和形态都能传达出独特的韵味。深而宽的刀痕可能给人以厚重之感,浅而窄的刀痕则可能显得轻盈。
观察刀痕是否有自然崩裂的效果,这种意外之美有时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魅力。
结合整体布局
刀法之美要与印章的整体布局相协调。好的刀法应服务于印文的结构和章法,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看刀法是否突出了重点,如某些关键笔画通过独特的刀法处理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体会作者情感
尝试感受作者通过刀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个性。奔放的刀法可能反映出作者的激情,而细腻入微的刀法或许体现了作者的沉静与内敛。
例如,在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中,他常以冲刀为主,线条苍劲雄浑,刀痕深厚有力,展现出他豪迈大气的艺术风格;而在黄牧甫的作品里,刀法精准细腻,线条光洁秀挺,体现出其精致典雅的审美追求。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仔细观察和品味,就能更好地欣赏篆刻艺术中的刀法之美。玛纳斯刻章|玛纳斯合同章、公章、财务章
尧授天赤帝符玺:汉代纬书《春秋合诚图》记载,尧坐在舟中与太尉舜一起观看,凤凰背负着图献给尧,图用赤玉做匣子,长三尺八寸,厚三寸,有黄玉的匣子边缘和白玉的绳子,封住两端,其印章上写着“天赤帝符玺”。
黄帝的天王符玺:据汉代编写的纬书《春秋运斗枢》所述,黄帝时期,黄龙背负着河图,其中有一个带“钅旁”的物件,上面的文字是“天王符玺”。
这些神话传说给印章的诞生增加了神秘的色彩,反映了古人对印章的重视和崇拜。虽然它们不符合科学事实,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印章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另外,也有一些与印章相关的神兽文化,例如:
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灵兽,在二十八星宿中,青龙代表东方七宿与太昊的东方之神,五行中属木,象征春季,被视为农耕社会的主要“图腾”,因为古人认为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决定着农耕收成。
貔貅:相传是一种凶猛的瑞兽,分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在古时,一角的貔貅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
螭: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是一种没有角的龙。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螭首散水”。
玄武: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是传统文化中四象之一。
甪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一角,据说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而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寓意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在印章纽饰中常出现这些寓意吉祥的古兽形象。随着时间推移和文化发展,它们从庙宇走进屋宅,或被雕刻成精致配饰供人随身佩戴,以纳福驱邪。
篆刻,这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在数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既彰于庙堂,亦显于民间,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和制章人在印章上谱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
苏东河是北京市一位篆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幼便在陈左黄、蒋维崧、韩天衡等书法和篆刻名家指导下学习篆刻,作品以工稳印中的细朱文、九叠篆印等古玺印为主。经过多年研习,他致力于创新和传播篆刻文化,将篆刻与时代相结合,努力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篆刻作品。
篆刻一块印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有了构思还不能马上动手,要先在脑海中构图。边框需用尺子画直线,而苏东河已经把自己的手训练成了一把活尺子。章面画完之后开始进行雕刻,篆刻的工具一般有十几种之多,用于不同的工序使用。一般印章石的硬度是摩氏2 - 4度,而刻刀为7度左右,能够轻易对石材进行雕刻。
印章的篆法、章法,最后均要通过刀法来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成功作品的。好的刀法讲究下刀稳准,出刀明确,既要求篆法与章法统一,又要在细节处寻求微妙变化。
除了刀法,还要心手一致,一边落刀一边感受石头的质感和印文逐渐浮现过程的变化。刀感、手感与心意相通,才能让这方寸天地赋有独特艺术生命。布局疏密犹如天成,初次篆刻好后要将印章盖印出来,这一步叫作“钤印”。
钤印的作用,是检查印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发现瑕疵,需要修改补刀,在保留刀法的情况下,将印章不符合初衷的笔画进行修改,最终印出最完美的印章效果。但一枚印章并没有就此完成,还要为其镌刻边款,边款内容一般有章名、时间和署名,印文与边款相互映衬,对印章而言是一种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双重升华。
《宁夏故事|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任振斌匠心篆刻先烈诗章》(宁夏日报2024年报道)
(部分内容)宁夏贺兰石印章篆刻技艺传承人任振斌,默默坚守5年,用一双巧手精雕细刻,制作完成90幅以先烈诗词为主题的篆刻作品,再现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生动历史、一个个鲜活真实的高尚灵魂。任振斌将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热爱,也向人们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广州工人运动优秀领袖之一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一首不朽诗篇。这幅作品上方的绝笔诗用篆刻艺术形式展现,作品下方周文雍与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形象,选用木版画艺术形式雕刻拓印。大部分作品都有先烈肖像印,用崇敬的心刻出革命先烈的精气神。”展出现场,任振斌向观展者逐一讲解篆刻艺术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诗词内容、篆刻基本技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精神,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展出的这些作品按时间顺序篆刻而成,文字采用了甲骨文、大篆、小篆,学习古代玺印、秦汉印章、历代篆刻艺术的创作风格,还借鉴碑刻、瓦当文、古砖文、铜镜铭文的艺术形式,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45年。每当一枚印章篆刻完成,我的心情都无比激动,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有时刚离开工作室,又忍不住跑回去再研读、修改或重新设计,直到满意为止。”对任振斌来说,展出的每幅作品都有感人故事,难以忘怀。
篆刻刀法的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冲刀法
持刀角度:刀刃与印面的夹角较小,一般在 30 度左右。
动作特点:以腕力带动刻刀,自外向内直冲而进,一气呵成。
效果特点:线条爽利流畅,富有速度感。
切刀法
持刀角度:刀刃与印面的夹角较大,约 60 度。
动作特点:刀角入石,一节一节地切刻前进,如同“蚕食”。
效果特点:线条苍茫古朴,有凝重之感。
冲切结合法
综合运用:根据印文的需要,灵活地将冲刀和切刀结合使用。
例如:在长线条部分使用冲刀以保证线条的流畅,在转折或需要表现厚重的地方使用切刀。
向线刀法
刻法:刀刃紧挨着线条的一侧刻入,使线条一侧光滑,一侧有崩裂的效果。
适用:常用于朱文线条的刻制。
复刀法
操作:在刻完一刀后,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重复刻制,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注意:要注意避免线条的臃肿和杂乱。
涩刀法
特点:刻刀在推进时,有意增加阻力,使线条显得毛糙和古拙。
舞刀法
方式:如同舞蹈动作般,自由灵活地运刀,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
效果:能产生富有变化和灵动的线条。
在实际的篆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练习和体会,根据不同的石材、印文内容和个人的艺术追求,选择合适的刀法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篆刻作品。
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玺印,具有战国文字圆转、自然、结构多变、生动活泼的特点。古玺印文字多采用战国古文,属大篆系统,其结构与青铜器铭文基本相同,由于各国文字互不统一,表现在印章上更为自由,结体与字形变化多端。有的严谨,有的松散,有的古朴苍茫,有的奇逸多姿,有的动静结合,有的变化万千。古玺外形与结体变化多姿、形态丰富、古朴自然,其文字结构常见简化或繁化的处理方式,以适应方寸之间布局的需要,用伸缩挪移、穿插错位、借笔、连笔等手法去造型,以达到符合审美的要求。如古玺的结体往往任其自然大小,欹正与方圆都较为随意,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均能随势而安,自然天成。此外,朱文多为铸造,线条凝练、遒劲,变化极尽丰富;白文则有铸制和凿刻两种,铸者线条匀整,凿者字势开张,体格纵逸。
秦代:秦印一般有“田”“日”“口”三种界格,官印多数为“田、日”界格形式,平正规整的多为高官权显,刻划随意的则多为中小官吏,“日、口”多为私印及吉语箴言印等。秦印以凿刻白文为主,入印文字多以秦小篆为基础,风格与秦权量诏版相类似,以横平竖直、方中寓圆为主,点画生动自然,姿态顾盼相应。
汉代:汉印大多是铜质的,也有金印,其刻法浑厚方正,后人多效仿。汉印的文字笔画方折平直,章法上相对较为平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印章风格以承袭汉制为主,与东汉末期的风格十分接近,但端庄厚重方面稍逊于汉印。三国时期官印传世的以武职官印为多,形式上因制度不同而有差异。西晋官印趋于整饬,笔画方整。东晋以后,汉印风格发生较大变异,文字笔画变得细瘦,结构趋于草率,布局漫不经心,不复两汉官印的庄重和严整,但也有活泼多变、笔画劲挺的佳作。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多为凿制而成,艺术性方面不太讲究,十六国的印章基本承续魏晋印章的传统,但因篆书实用功能衰退,印章文字形体草率,笔画粗细不甚讲究,凿制时转折生硬,有一种不假修饰且略显荒疏的气象。凿印刀法不加修饰,率直随意,结构多有欹侧,冲击了汉印程式,导致其解体,产生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隋唐时期:官印仍以汉缪篆入印,字法上采用难度更大、处理更困难的小篆,重视每个字的变化,为布满印面有意放宽或压扁字形,甚至改变笔画走势,线条以分布均匀为基本格调,有屈伸、俯仰、疏密的变化。唐代出现蟠条印,其焊接方法导致印面上的文字多不合“六书”原则。
宋元时期:宋印的质料以铜、玉居多,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宋徽宗赵佶的书画印章多用蜜印。元代印章的刻法、篆文有变化,质料除铜、玉外,又增添玛瑙、象牙、水晶、木、角等。石料印章开始被使用,形状丰富,章法多变,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新面貌,石章因此盛行。元代印色以油印为主,兼有水印,油印因有油质,字口较蜜印、水印清楚,此后成为主要印料。元代出现的圆、细、挺秀有力的小篆朱文印。
明清时期:篆刻艺术在明代进入复兴时期,出现许多印学流派,在章法、刻法、刀法上呈现出各种流派和风格。以地区分,有以丁敬为首的浙派、邓石如为首的皖派等。浙派以汉印带有隶意,形成拙朴雄健的风格。清代印学大家还有胡镬、吴昌硕、赵之谦、黄士陵等,多种风格争奇斗艳。印材仍以各种石料为主,多采用寿山石、青田石,田黄印石最为名贵。印色主要是油质,水印已消失。明清以来的印文特征比较复杂,文人篆刻运动产生了许多流派,他们对印文的处理有一套复古与创新的艺术手段。刀法上,各流派的篆刻家都有其各自的鲜明特征,强调“稳、准、狠”,尽量不修改和少修改。
刻章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埃及,人们就开始使用刻有各种象形文字的印章,用以标记所有权、身份以及事务的有效性。
而中国的篆刻艺术,迄今也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兴起于先秦。殷商时代,人们已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的规制。
秦代时,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篆刻发展到唐、宋、元时期,处于衰微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基本分家,使得篆刻艺术走起了下坡路。不过,元末时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作治印材料,石料成为理想的制印材料。
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复兴时期,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其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作用。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他发现“灯光石”冻石可作治印材料并加以倡导,此后石材被广泛应用。此后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众多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直至近现代的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
在古代,印章具有实用功能,是权力和凭证的信物,也能反映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而随着时间推移,篆刻逐渐成为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它将书法的笔意、绘画的构图和刀法的雕刻神韵完美结合,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
欣赏篆刻艺术的刀法之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观察线条质感
注意线条是光滑流畅还是带有涩感和斑驳。光滑流畅的线条可能展现出一种精致和娴熟,而带有涩感和斑驳的线条则可能传达出古朴和苍劲。
线条的粗细变化也能体现刀法的功力,比如由粗到细的过渡是否自然,粗细对比是否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
感受力度与节奏
体会刻刀在石材上刻制时所施加的力度。有力的刀法可能使线条刚健挺拔,而轻柔的刀法则可能营造出柔和细腻的效果。
观察线条的排列是否有节奏感,如同音乐中的音符,疏密相间,形成独特的韵律。
分辨刀法种类
了解不同的刀法,如冲刀、切刀等。冲刀产生的线条通常较为爽利,速度感较强;切刀则显得沉稳、凝重。
注意作者在同一作品中对不同刀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否巧妙自然。
审视刀痕的韵味
刀痕的深浅、宽窄和形态都能传达出独特的韵味。深而宽的刀痕可能给人以厚重之感,浅而窄的刀痕则可能显得轻盈。
观察刀痕是否有自然崩裂的效果,这种意外之美有时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魅力。
结合整体布局
刀法之美要与印章的整体布局相协调。好的刀法应服务于印文的结构和章法,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看刀法是否突出了重点,如某些关键笔画通过独特的刀法处理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体会作者情感
尝试感受作者通过刀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个性。奔放的刀法可能反映出作者的激情,而细腻入微的刀法或许体现了作者的沉静与内敛。
例如,在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中,他常以冲刀为主,线条苍劲雄浑,刀痕深厚有力,展现出他豪迈大气的艺术风格;而在黄牧甫的作品里,刀法精准细腻,线条光洁秀挺,体现出其精致典雅的审美追求。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仔细观察和品味,就能更好地欣赏篆刻艺术中的刀法之美。玛纳斯刻章|玛纳斯合同章、公章、财务章
尧授天赤帝符玺:汉代纬书《春秋合诚图》记载,尧坐在舟中与太尉舜一起观看,凤凰背负着图献给尧,图用赤玉做匣子,长三尺八寸,厚三寸,有黄玉的匣子边缘和白玉的绳子,封住两端,其印章上写着“天赤帝符玺”。
黄帝的天王符玺:据汉代编写的纬书《春秋运斗枢》所述,黄帝时期,黄龙背负着河图,其中有一个带“钅旁”的物件,上面的文字是“天王符玺”。
这些神话传说给印章的诞生增加了神秘的色彩,反映了古人对印章的重视和崇拜。虽然它们不符合科学事实,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印章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另外,也有一些与印章相关的神兽文化,例如:
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灵兽,在二十八星宿中,青龙代表东方七宿与太昊的东方之神,五行中属木,象征春季,被视为农耕社会的主要“图腾”,因为古人认为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决定着农耕收成。
貔貅:相传是一种凶猛的瑞兽,分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在古时,一角的貔貅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
螭: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是一种没有角的龙。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螭首散水”。
玄武: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是传统文化中四象之一。
甪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一角,据说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而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寓意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在印章纽饰中常出现这些寓意吉祥的古兽形象。随着时间推移和文化发展,它们从庙宇走进屋宅,或被雕刻成精致配饰供人随身佩戴,以纳福驱邪。
展开全文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