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刻章|连州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章
| 更新时间 2024-11-14 07:02:00 价格 100元 / 大铭印章 品牌 大铭刻章 位置 距您Zui近 优势 现刻现取 联系手机 19720188539 联系人 邓先生 立即询价 |
详细介绍
连州刻章|连州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章连州
善篆刻的金陵胡文季老先生赠我名章一枚,是汉白文二字印,左右分布,材质虽普通玉石,然方寸之间,其书法、刀法、章法气韵怡然,风骨颇佳,把玩再三,爱不释手。
说起印章,记得有一个记载印章来源的神话传说很有趣,汉代纬书《春秋合成图》:“尧坐舟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后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虽然神话传说给印章的诞生增加了某种神秘的色彩,且不足为信,但也让热爱印章艺术的人们平添了一份乐趣。
其实中国的雕刻文字,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一直到如今的政府公章、单位公章、书画家印章,无一不是熏染着刻字艺术的演变与革新。
明朝万历五年进士屠隆先生,在他的小品文《印章》中将印章的刻制过程与心得跃然呈现在纸上,“近刻玉章,并无昆吾刀‘蟾酥’之说,惟用真菊花钢煅而为刀,阔五分,厚三分,刀口平磨,取其平尖锋头为用。将玉章书篆文,以木架钤定,用刀随文镌之,一刀弗入,再锲一刀,多则三锲,玉屑起矣。但不可以力胜之,则滑而难刻。运刀以腕,更置砺石于旁,时时磨刀,使锋芒坚利,无不胜也,别无他术。”
晚清民国时期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先生在论封泥中说:“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篆法体势方者,方易于劲(遒劲),但方并非即是劲,故要得其方劲。圆易于转(婉转)但圆并非即是转,故又要得其圆转。有方劲而无圆转,近于犷悍。有圆转而失方劲,近于媚俗。学封泥贵在方劲而兼圆转……。故用刀要拙,不拙则无高古雄深气韵,用锋宜锐,不锐则无峭拔英迈的风神”。
文人之间以印章为题的诗词也非常有意思。北宋大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写过《戏赠米元章二首》,其中“我有元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相传,黄庭坚藏有一方古印,是汉代的铜质官印,上面镌有“元晖”两个篆字,已经有上千年历史,非常珍贵,为了表示对米芾大儿子米友仁(小名虎儿,善行书)的喜爱,就把这方印送给了米芾,还建议他以印上的印文取为米友仁的字,传递了一段米黄之间书法大家友谊的佳话。
汉代印章艺术具有以下风格特点:
平整端庄:外形多为正方形,少数呈长方形等。印面内部字的结体和笔法配置多是方形、长方或扁平形;笔画通常横竖平正、布置匀称、整齐有序。例如“后将军假司马”“军假司马”“夏延寿”“祝遵印信”等印,无论字数多少、朱文白文,都呈正方形;“三封左尉”“外黄令印”等印,不论笔画多少、粗细,皆采用横平竖直的线条;“箸胥款”“石易之印”“右关军库长”“中私府长李封字君游”等印,不管字数多少、字形长短,笔画粗细基本相同;“刘行信印”“洛阳令印”等印,笔画之间的距离也基本保持均匀相等。即便偶有笔画较少的字,其笔画也会略粗,间距略宽,整体笔画安排协调、自然。
规矩变化:印的外形和内部文字虽以平稳方正为主,较为规矩,但并不刻板。原因是在规矩范围内,于平整前提下存在诸多细微变化,实现了规矩与变化的和谐统一,使印面显得生动而不零乱。例如“广汉大将军章”“骑都尉印”等,在方正的结体和平稳的笔画中会有少许短斜笔,让整个印面充满生气;“安昌侯家丞”“别部司马”等印的横平竖直笔画中,往往有一笔稍短且微曲,使印面刚中带柔;“军假司马”“骑督之印”等印中,文字大都呈方形,笔画为方笔,起笔收笔处多为方角,但转角处常出现外沿圆内角方的形态,构成外圆内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增加了笔致的变化与艺术魅力;“诏假司马”“武德长印”等印,其铸印线条较为粗壮,线条间距紧密,结构呈现密不透风之感,而在这种稠密结构中因巧妙设计形成的小空隙,构成了疏密对比关系,增添了全印的艺术趣味。
浑朴自然:汉印多为铸印,印面结体横平竖直,故而显得稳重浑厚、朴实自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汉铸印多是白文,由于翻铸的原因,大多粗壮结实,如“琅琊相印章”“广陵玉玺”等印;其二,汉印线条粗细基本一致,无论铸印或凿印,一般不在线条起止、中段及转折处做装饰,印面显得单纯朴实,像“武猛都尉”“霸陵圆丞”等印;其三,汉印大多将刀意与笔意完美结合,自然融洽,毫无做作之感。铸印如“军假侯印”,虽线条粗重,但其起止处用刀修饰得方劲有力;凿印如“牙门将印章”刀痕清晰,下尖上方,笔意隐现其中;玉印如“寿佗”,线条圆润,亦可见刀意,起伏自然;其四,汉印线条多粗重,线条之间以及字间距极小,因此在整体上给人一种亲密团结的感觉,如“军曲侯印”“上官建印”等印。
承应贯气:这是印章的关键之处。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能够相互关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承应,包括结构、线条以及用刀等各方面的相互呼应。线条有粗细、长短、直曲的承应,空间有长短、方圆等几何块面的相互承应和疏密关系的承应,用力有迟滞、徐急的承应,从而构成全印的统一,并于统一中富有生动情趣;行势,一印之中若有两行或多行印文,每一行的上下字之间须有气势贯穿,使整行字首尾相连、气脉相通;贯气,整方印章要达到团结一致的效果,不但要求在形状、线条上有所承应,在一行上下之间要一脉贯穿,更重要的是一个大统一的前提,虽然在外形上数字散布,但实质上彼此应犹如一字,互相关联、穿插,浑然天成。
汉代印章的印文主要采用缪篆,是在秦印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缪篆笔画线条简约质朴,结构方中带圆,带有隶意,适宜入印作篆。它“变小篆之形式,不变小篆之义法”,往往对笔划有所增减,趋向方化,接近于隶书。线条屈曲饱满,端庄厚朴,平正易识。
汉代印章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印章篆刻影响深远,被历代篆刻家视为取法的。其风格多样,或雄浑、或秀丽、或豪放,体现了汉代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如下:
起源:篆刻艺术起源于先秦时期。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在所说的甲骨文),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后来汉代也将印称为“章”,由此有了“印章”这一称谓。秦汉时期的印章多为金属铸成,印文以圆润秀丽的小篆和方峻挺健的隶书为主,整体呈现平正端庄、浑厚朴实、势韵自然、变化万千的特点。这一时期是篆刻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印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宋元时期:印章的使用方式开始多样化,印文在篆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调整,字形屈曲盘叠,并且开始使用楷书入印。至元朝,印文中出现了蒙文。在这一时期,文人开始主动追求以印面为载体的篆刻艺术,逐渐脱离了实用性的偏向。
元代:以王冕为代表,发现了花乳石等石料可作治印材料,为文人自篆自刻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以文彭为代表的篆刻家提出恢复汉印质朴的理念,进行篆刻创作,树立起以“雅正”为核心的印风,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篆刻艺术家,启导了流派的形成,此为篆刻艺术的兴起时期。随后,《集古印谱》《印薮》等印谱的问世,促使明代文人对篆刻艺术展开开拓研究。在1597年左右,篆刻艺术逐渐分化出“更新”和“复古”两种趋势。朱简编辑的《印品》(后改为《印经》),对当时篆刻艺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篆刻的标准与方法,提出不少创见。同一时期,中国的篆刻艺术经由浙江的两位和尚传往了日本。
明末清初:周亮工撰写的《印人传》记录了当时印坛的变化以及印人的情况,并发表了不少印学见解,成为研究印学的重要文献。
近现代:从齐白石开始,篆刻理念发生转变,发展为现代篆刻。民国二年(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规模Zui大、历时Zui久的民间印学团体。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项目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确认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总体而言,篆刻艺术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印章制作材料、使用方式以及文人参与等因素的变化,篆刻艺术不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流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汉代印章艺术具有以下风格特点:
平整端庄:外形多为正方形,少数呈长方形等。印面内部字的结体和笔法配置多是方形、长方或扁平形;笔画通常横竖平正、布置匀称、整齐有序。例如“后将军假司马”“军假司马”“夏延寿”“祝遵印信”等印,无论字数多少、朱文白文,都呈正方形;“三封左尉”“外黄令印”等印,不论笔画多少、粗细,皆采用横平竖直的线条;“箸胥款”“石易之印”“右关军库长”“中私府长李封字君游”等印,不管字数多少、字形长短,笔画粗细基本相同;“刘行信印”“洛阳令印”等印,笔画之间的距离也基本保持均匀相等。即便偶有笔画较少的字,其笔画也会略粗,间距略宽,整体笔画安排协调、自然。
规矩变化:印的外形和内部文字虽以平稳方正为主,较为规矩,但并不刻板。原因是在规矩范围内,于平整前提下存在诸多细微变化,实现了规矩与变化的和谐统一,使印面显得生动而不零乱。例如“广汉大将军章”“骑都尉印”等,在方正的结体和平稳的笔画中会有少许短斜笔,让整个印面充满生气;“安昌侯家丞”“别部司马”等印的横平竖直笔画中,往往有一笔稍短且微曲,使印面刚中带柔;“军假司马”“骑督之印”等印中,文字大都呈方形,笔画为方笔,起笔收笔处多为方角,但转角处常出现外沿圆内角方的形态,构成外圆内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增加了笔致的变化与艺术魅力;“诏假司马”“武德长印”等印,其铸印线条较为粗壮,线条间距紧密,结构呈现密不透风之感,而在这种稠密结构中因巧妙设计形成的小空隙,构成了疏密对比关系,增添了全印的艺术趣味。
浑朴自然:汉印多为铸印,印面结体横平竖直,故而显得稳重浑厚、朴实自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汉铸印多是白文,由于翻铸的原因,大多粗壮结实,如“琅琊相印章”“广陵玉玺”等印;其二,汉印线条粗细基本一致,无论铸印或凿印,一般不在线条起止、中段及转折处做装饰,印面显得单纯朴实,像“武猛都尉”“霸陵圆丞”等印;其三,汉印大多将刀意与笔意完美结合,自然融洽,毫无做作之感。铸印如“军假侯印”,虽线条粗重,但其起止处用刀修饰得方劲有力;凿印如“牙门将印章”刀痕清晰,下尖上方,笔意隐现其中;玉印如“寿佗”,线条圆润,亦可见刀意,起伏自然;其四,汉印线条多粗重,线条之间以及字间距极小,因此在整体上给人一种亲密团结的感觉,如“军曲侯印”“上官建印”等印。
承应贯气:这是印章的关键之处。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能够相互关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承应,包括结构、线条以及用刀等各方面的相互呼应。线条有粗细、长短、直曲的承应,空间有长短、方圆等几何块面的相互承应和疏密关系的承应,用力有迟滞、徐急的承应,从而构成全印的统一,并于统一中富有生动情趣;行势,一印之中若有两行或多行印文,每一行的上下字之间须有气势贯穿,使整行字首尾相连、气脉相通;贯气,整方印章要达到团结一致的效果,不但要求在形状、线条上有所承应,在一行上下之间要一脉贯穿,更重要的是一个大统一的前提,虽然在外形上数字散布,但实质上彼此应犹如一字,互相关联、穿插,浑然天成。
汉代印章的印文主要采用缪篆,是在秦印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缪篆笔画线条简约质朴,结构方中带圆,带有隶意,适宜入印作篆。它“变小篆之形式,不变小篆之义法”,往往对笔划有所增减,趋向方化,接近于隶书。线条屈曲饱满,端庄厚朴,平正易识。
汉代印章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印章篆刻影响深远,被历代篆刻家视为取法的。其风格多样,或雄浑、或秀丽、或豪放,体现了汉代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刻章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 社会认知度和关注度不足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点较为分散。相比一些流行文化和现代艺术形式,刻章艺术显得较为小众。许多人对刻章艺术的了解有限,缺乏深入认识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兴趣,这导致刻章艺术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和关注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传承和发展的广泛基础。
2. 现代科技和电子文档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档的使用日益普及,纸质文件的需求逐渐减少。传统印章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有所缩减,例如在一些数字化办公环境中,电子签名和数字认证等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印章使用。这使得刻章艺术的实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进而影响到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需求。
3. 传承方式的局限
传统的刻章艺术传承往往依赖于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等方式,但在现代社会,这种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方面,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刻章技艺的年轻人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传承模式可能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和需求,导致传承渠道变窄。
4.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难题
在当代社会,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但刻章艺术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保持传统特色是一个挑战。过度追求创新可能会使刻章艺术失去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韵味;而过于坚守传统则可能难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限制了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空间。
5. 市场需求和商业化的困境
虽然在一些特定领域,如书画艺术、文化礼品等方面仍有对刻章的需求,但总体市场需求相对有限。刻章艺术的商业化发展面临一定困难,其经济效益可能不高,这使得一些从业者难以维持生计,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刻章艺术的投入和传承的积极性。
6. 缺乏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目前,刻章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程度较低,缺乏系统的教材和专业的教师。这导致年轻人难以通过正规教育途径全面、深入地学习刻章艺术,限制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7. 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传统文化面临被忽视或遗忘的风险。刻章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特色,与其他文化竞争并吸引人们的关注。
8. 行业规范和管理问题
在刻章行业中,存在一些不合法的印章制作和使用现象,这不仅涉及到法律问题,也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公众对刻章艺术的信任。需要加强行业规范和管理,确保刻章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合法、规范的轨道上进行。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刻章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刻章艺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探索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如利用数字技术展示刻章艺术、开发电子印章等;创新传承方式,例如开展线上教学、举办工作坊和讲座等;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使其与当代审美和需求相契合;拓展市场渠道,开发与刻章艺术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教育和培训体系,将刻章艺术纳入学校教育或专业培训课程;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打击非法行为;鼓励刻章艺术家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等。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为刻章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绽放独特的魅力。连州刻章|连州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章
邓散木治印“”:这枚印章由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繁体“”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Zui后一笔反向倒旋,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回归故里,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
陈巨来治印“湘潭”: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此印以白文布局,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傅抱石治印“印”:1959年,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为朱文“毛氏藏书”印。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盖印多,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故而选定铁线篆。对其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治印“”“润之”:1949年,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印各一方。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谢梅奴治印“印”“润之”:谢梅奴有“篆刻王”之称,他刻的白文“印”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朱文“润之”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钱君匋治印“印”“毛氏藏书”:上海解放不久,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后来,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请他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印章作品。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以欣赏更多的印章艺术。
善篆刻的金陵胡文季老先生赠我名章一枚,是汉白文二字印,左右分布,材质虽普通玉石,然方寸之间,其书法、刀法、章法气韵怡然,风骨颇佳,把玩再三,爱不释手。
说起印章,记得有一个记载印章来源的神话传说很有趣,汉代纬书《春秋合成图》:“尧坐舟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后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虽然神话传说给印章的诞生增加了某种神秘的色彩,且不足为信,但也让热爱印章艺术的人们平添了一份乐趣。
其实中国的雕刻文字,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一直到如今的政府公章、单位公章、书画家印章,无一不是熏染着刻字艺术的演变与革新。
明朝万历五年进士屠隆先生,在他的小品文《印章》中将印章的刻制过程与心得跃然呈现在纸上,“近刻玉章,并无昆吾刀‘蟾酥’之说,惟用真菊花钢煅而为刀,阔五分,厚三分,刀口平磨,取其平尖锋头为用。将玉章书篆文,以木架钤定,用刀随文镌之,一刀弗入,再锲一刀,多则三锲,玉屑起矣。但不可以力胜之,则滑而难刻。运刀以腕,更置砺石于旁,时时磨刀,使锋芒坚利,无不胜也,别无他术。”
晚清民国时期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先生在论封泥中说:“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篆法体势方者,方易于劲(遒劲),但方并非即是劲,故要得其方劲。圆易于转(婉转)但圆并非即是转,故又要得其圆转。有方劲而无圆转,近于犷悍。有圆转而失方劲,近于媚俗。学封泥贵在方劲而兼圆转……。故用刀要拙,不拙则无高古雄深气韵,用锋宜锐,不锐则无峭拔英迈的风神”。
文人之间以印章为题的诗词也非常有意思。北宋大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写过《戏赠米元章二首》,其中“我有元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相传,黄庭坚藏有一方古印,是汉代的铜质官印,上面镌有“元晖”两个篆字,已经有上千年历史,非常珍贵,为了表示对米芾大儿子米友仁(小名虎儿,善行书)的喜爱,就把这方印送给了米芾,还建议他以印上的印文取为米友仁的字,传递了一段米黄之间书法大家友谊的佳话。
汉代印章艺术具有以下风格特点:
平整端庄:外形多为正方形,少数呈长方形等。印面内部字的结体和笔法配置多是方形、长方或扁平形;笔画通常横竖平正、布置匀称、整齐有序。例如“后将军假司马”“军假司马”“夏延寿”“祝遵印信”等印,无论字数多少、朱文白文,都呈正方形;“三封左尉”“外黄令印”等印,不论笔画多少、粗细,皆采用横平竖直的线条;“箸胥款”“石易之印”“右关军库长”“中私府长李封字君游”等印,不管字数多少、字形长短,笔画粗细基本相同;“刘行信印”“洛阳令印”等印,笔画之间的距离也基本保持均匀相等。即便偶有笔画较少的字,其笔画也会略粗,间距略宽,整体笔画安排协调、自然。
规矩变化:印的外形和内部文字虽以平稳方正为主,较为规矩,但并不刻板。原因是在规矩范围内,于平整前提下存在诸多细微变化,实现了规矩与变化的和谐统一,使印面显得生动而不零乱。例如“广汉大将军章”“骑都尉印”等,在方正的结体和平稳的笔画中会有少许短斜笔,让整个印面充满生气;“安昌侯家丞”“别部司马”等印的横平竖直笔画中,往往有一笔稍短且微曲,使印面刚中带柔;“军假司马”“骑督之印”等印中,文字大都呈方形,笔画为方笔,起笔收笔处多为方角,但转角处常出现外沿圆内角方的形态,构成外圆内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增加了笔致的变化与艺术魅力;“诏假司马”“武德长印”等印,其铸印线条较为粗壮,线条间距紧密,结构呈现密不透风之感,而在这种稠密结构中因巧妙设计形成的小空隙,构成了疏密对比关系,增添了全印的艺术趣味。
浑朴自然:汉印多为铸印,印面结体横平竖直,故而显得稳重浑厚、朴实自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汉铸印多是白文,由于翻铸的原因,大多粗壮结实,如“琅琊相印章”“广陵玉玺”等印;其二,汉印线条粗细基本一致,无论铸印或凿印,一般不在线条起止、中段及转折处做装饰,印面显得单纯朴实,像“武猛都尉”“霸陵圆丞”等印;其三,汉印大多将刀意与笔意完美结合,自然融洽,毫无做作之感。铸印如“军假侯印”,虽线条粗重,但其起止处用刀修饰得方劲有力;凿印如“牙门将印章”刀痕清晰,下尖上方,笔意隐现其中;玉印如“寿佗”,线条圆润,亦可见刀意,起伏自然;其四,汉印线条多粗重,线条之间以及字间距极小,因此在整体上给人一种亲密团结的感觉,如“军曲侯印”“上官建印”等印。
承应贯气:这是印章的关键之处。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能够相互关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承应,包括结构、线条以及用刀等各方面的相互呼应。线条有粗细、长短、直曲的承应,空间有长短、方圆等几何块面的相互承应和疏密关系的承应,用力有迟滞、徐急的承应,从而构成全印的统一,并于统一中富有生动情趣;行势,一印之中若有两行或多行印文,每一行的上下字之间须有气势贯穿,使整行字首尾相连、气脉相通;贯气,整方印章要达到团结一致的效果,不但要求在形状、线条上有所承应,在一行上下之间要一脉贯穿,更重要的是一个大统一的前提,虽然在外形上数字散布,但实质上彼此应犹如一字,互相关联、穿插,浑然天成。
汉代印章的印文主要采用缪篆,是在秦印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缪篆笔画线条简约质朴,结构方中带圆,带有隶意,适宜入印作篆。它“变小篆之形式,不变小篆之义法”,往往对笔划有所增减,趋向方化,接近于隶书。线条屈曲饱满,端庄厚朴,平正易识。
汉代印章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印章篆刻影响深远,被历代篆刻家视为取法的。其风格多样,或雄浑、或秀丽、或豪放,体现了汉代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如下:
起源:篆刻艺术起源于先秦时期。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在所说的甲骨文),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后来汉代也将印称为“章”,由此有了“印章”这一称谓。秦汉时期的印章多为金属铸成,印文以圆润秀丽的小篆和方峻挺健的隶书为主,整体呈现平正端庄、浑厚朴实、势韵自然、变化万千的特点。这一时期是篆刻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印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宋元时期:印章的使用方式开始多样化,印文在篆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调整,字形屈曲盘叠,并且开始使用楷书入印。至元朝,印文中出现了蒙文。在这一时期,文人开始主动追求以印面为载体的篆刻艺术,逐渐脱离了实用性的偏向。
元代:以王冕为代表,发现了花乳石等石料可作治印材料,为文人自篆自刻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以文彭为代表的篆刻家提出恢复汉印质朴的理念,进行篆刻创作,树立起以“雅正”为核心的印风,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篆刻艺术家,启导了流派的形成,此为篆刻艺术的兴起时期。随后,《集古印谱》《印薮》等印谱的问世,促使明代文人对篆刻艺术展开开拓研究。在1597年左右,篆刻艺术逐渐分化出“更新”和“复古”两种趋势。朱简编辑的《印品》(后改为《印经》),对当时篆刻艺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篆刻的标准与方法,提出不少创见。同一时期,中国的篆刻艺术经由浙江的两位和尚传往了日本。
明末清初:周亮工撰写的《印人传》记录了当时印坛的变化以及印人的情况,并发表了不少印学见解,成为研究印学的重要文献。
近现代:从齐白石开始,篆刻理念发生转变,发展为现代篆刻。民国二年(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规模Zui大、历时Zui久的民间印学团体。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项目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确认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总体而言,篆刻艺术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印章制作材料、使用方式以及文人参与等因素的变化,篆刻艺术不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流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汉代印章艺术具有以下风格特点:
平整端庄:外形多为正方形,少数呈长方形等。印面内部字的结体和笔法配置多是方形、长方或扁平形;笔画通常横竖平正、布置匀称、整齐有序。例如“后将军假司马”“军假司马”“夏延寿”“祝遵印信”等印,无论字数多少、朱文白文,都呈正方形;“三封左尉”“外黄令印”等印,不论笔画多少、粗细,皆采用横平竖直的线条;“箸胥款”“石易之印”“右关军库长”“中私府长李封字君游”等印,不管字数多少、字形长短,笔画粗细基本相同;“刘行信印”“洛阳令印”等印,笔画之间的距离也基本保持均匀相等。即便偶有笔画较少的字,其笔画也会略粗,间距略宽,整体笔画安排协调、自然。
规矩变化:印的外形和内部文字虽以平稳方正为主,较为规矩,但并不刻板。原因是在规矩范围内,于平整前提下存在诸多细微变化,实现了规矩与变化的和谐统一,使印面显得生动而不零乱。例如“广汉大将军章”“骑都尉印”等,在方正的结体和平稳的笔画中会有少许短斜笔,让整个印面充满生气;“安昌侯家丞”“别部司马”等印的横平竖直笔画中,往往有一笔稍短且微曲,使印面刚中带柔;“军假司马”“骑督之印”等印中,文字大都呈方形,笔画为方笔,起笔收笔处多为方角,但转角处常出现外沿圆内角方的形态,构成外圆内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增加了笔致的变化与艺术魅力;“诏假司马”“武德长印”等印,其铸印线条较为粗壮,线条间距紧密,结构呈现密不透风之感,而在这种稠密结构中因巧妙设计形成的小空隙,构成了疏密对比关系,增添了全印的艺术趣味。
浑朴自然:汉印多为铸印,印面结体横平竖直,故而显得稳重浑厚、朴实自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汉铸印多是白文,由于翻铸的原因,大多粗壮结实,如“琅琊相印章”“广陵玉玺”等印;其二,汉印线条粗细基本一致,无论铸印或凿印,一般不在线条起止、中段及转折处做装饰,印面显得单纯朴实,像“武猛都尉”“霸陵圆丞”等印;其三,汉印大多将刀意与笔意完美结合,自然融洽,毫无做作之感。铸印如“军假侯印”,虽线条粗重,但其起止处用刀修饰得方劲有力;凿印如“牙门将印章”刀痕清晰,下尖上方,笔意隐现其中;玉印如“寿佗”,线条圆润,亦可见刀意,起伏自然;其四,汉印线条多粗重,线条之间以及字间距极小,因此在整体上给人一种亲密团结的感觉,如“军曲侯印”“上官建印”等印。
承应贯气:这是印章的关键之处。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能够相互关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承应,包括结构、线条以及用刀等各方面的相互呼应。线条有粗细、长短、直曲的承应,空间有长短、方圆等几何块面的相互承应和疏密关系的承应,用力有迟滞、徐急的承应,从而构成全印的统一,并于统一中富有生动情趣;行势,一印之中若有两行或多行印文,每一行的上下字之间须有气势贯穿,使整行字首尾相连、气脉相通;贯气,整方印章要达到团结一致的效果,不但要求在形状、线条上有所承应,在一行上下之间要一脉贯穿,更重要的是一个大统一的前提,虽然在外形上数字散布,但实质上彼此应犹如一字,互相关联、穿插,浑然天成。
汉代印章的印文主要采用缪篆,是在秦印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缪篆笔画线条简约质朴,结构方中带圆,带有隶意,适宜入印作篆。它“变小篆之形式,不变小篆之义法”,往往对笔划有所增减,趋向方化,接近于隶书。线条屈曲饱满,端庄厚朴,平正易识。
汉代印章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印章篆刻影响深远,被历代篆刻家视为取法的。其风格多样,或雄浑、或秀丽、或豪放,体现了汉代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刻章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 社会认知度和关注度不足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点较为分散。相比一些流行文化和现代艺术形式,刻章艺术显得较为小众。许多人对刻章艺术的了解有限,缺乏深入认识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兴趣,这导致刻章艺术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和关注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传承和发展的广泛基础。
2. 现代科技和电子文档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档的使用日益普及,纸质文件的需求逐渐减少。传统印章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有所缩减,例如在一些数字化办公环境中,电子签名和数字认证等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印章使用。这使得刻章艺术的实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进而影响到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需求。
3. 传承方式的局限
传统的刻章艺术传承往往依赖于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等方式,但在现代社会,这种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方面,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刻章技艺的年轻人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传承模式可能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和需求,导致传承渠道变窄。
4.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难题
在当代社会,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但刻章艺术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保持传统特色是一个挑战。过度追求创新可能会使刻章艺术失去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韵味;而过于坚守传统则可能难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限制了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空间。
5. 市场需求和商业化的困境
虽然在一些特定领域,如书画艺术、文化礼品等方面仍有对刻章的需求,但总体市场需求相对有限。刻章艺术的商业化发展面临一定困难,其经济效益可能不高,这使得一些从业者难以维持生计,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刻章艺术的投入和传承的积极性。
6. 缺乏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目前,刻章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程度较低,缺乏系统的教材和专业的教师。这导致年轻人难以通过正规教育途径全面、深入地学习刻章艺术,限制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7. 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传统文化面临被忽视或遗忘的风险。刻章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特色,与其他文化竞争并吸引人们的关注。
8. 行业规范和管理问题
在刻章行业中,存在一些不合法的印章制作和使用现象,这不仅涉及到法律问题,也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公众对刻章艺术的信任。需要加强行业规范和管理,确保刻章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合法、规范的轨道上进行。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刻章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刻章艺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探索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如利用数字技术展示刻章艺术、开发电子印章等;创新传承方式,例如开展线上教学、举办工作坊和讲座等;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使其与当代审美和需求相契合;拓展市场渠道,开发与刻章艺术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教育和培训体系,将刻章艺术纳入学校教育或专业培训课程;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打击非法行为;鼓励刻章艺术家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等。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为刻章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绽放独特的魅力。连州刻章|连州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章
邓散木治印“”:这枚印章由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于1963年8月,用寿山田黄石为所刻。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其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繁体“”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笔画较少的“毛”字的Zui后一笔反向倒旋,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回归故里,由韶山同志纪念馆珍藏。
陈巨来治印“湘潭”: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所刻。陈巨来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此印以白文布局,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傅抱石治印“印”:1959年,傅抱石为方便在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时落款所用,而精心准备的一枚印章。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
吴朴治印“毛氏藏书”:这是一方用得较多的印章,为朱文“毛氏藏书”印。由上海金石名家吴朴于1963年所刻,他考虑到毛主席藏书多、盖印多,印面易磨损且需上下线条一致,故而选定铁线篆。对其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治印“”“润之”:1949年,齐白石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印各一方。这两方印章法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谢梅奴治印“印”“润之”:谢梅奴有“篆刻王”之称,他刻的白文“印”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朱文“润之”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谢梅奴在1948年还曾将《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诗词篆刻作品。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钱君匋治印“印”“毛氏藏书”:上海解放不久,钱君匋怀着崇敬之情给篆刻了一方“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后来,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受人之托,为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在此之前刘博琴也曾为毛主席治过印,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请他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精心刻制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印章作品。如果你对特定篆刻家或历史时期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以欣赏更多的印章艺术。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未提供
- 联系人:邓先生
- 手 机:19720188539
- 微 信:19720188539